從建筑玻璃的晶瑩剔透到深海巨輪的破浪前行,從精密芯片的光影變幻到數字經濟的澎湃動能,山東正以產業鏈為筆,在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上勾勒出令人驚嘆的“山東曲線”。當金晶科技26米長的超白玻璃直插云霄,當青煙威船舶集群的巨輪排滿船塢,當海信RGB-miniLED電視閃耀國際賽場,這些硬核實力的生動注腳,共同詮釋著一個制造大省向智造強省的華麗蛻變。
產業鏈的深度鍛造,讓傳統產業煥發“新質生機”。建筑材料產業作為山東的厚實家底,在技術革新中不斷突破天花板。金晶科技從20年前打破歐美壟斷生產出中國第一片超白玻璃,到如今掌控全球單片最大26米超白玻璃的核心技術,其含鐵量僅為普通玻璃1/10的極致工藝,將自爆率從千分之一降至萬分之一,更將透光率提升至92%。這塊如水晶般的“安全玻璃”,不僅成為北京城市圖書館等地標建筑的身份象征,更通過TCO導電玻璃的研發,從建筑領域跨界光伏、AI顯示等新賽道,完美演繹了“由傳統孵化新質生產力”的轉型路徑。2024年,山東8999.7萬重量箱的平板玻璃產量可繞地球9圈,而在這龐大體量背后,是從規模優勢到技術優勢的質變跨越。
產業鏈的協同共生,讓新興領域形成“集群優勢”。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的140余家企業,以青島為龍頭、威海為支點、煙臺為紐帶,構建起“三角形”支撐的協同生態。青島主攻高端養殖裝備與深海礦產開發,威海聚焦海上風電全產業鏈,煙臺打造“三主三輔“完整體系,三地各具特色又緊密聯動。這種集群效應在綠色船舶領域爆發驚人能量:攻克0.01毫米精度的氨燃料發動機,研發獲1450萬元省級資金支持的船用新能源供給系統,使山東在LNG、甲醇、氨燃料等綠色船舶領域持續領跑。更令人矚目的是,海陽、日照、威海三個海上發射點位已完成16次發射任務,將93顆衛星送入太空,讓山東在商業航天的藍海中占據了獨特的戰略位置。
產業鏈的創新驅動,讓核心技術實現“破壁突圍”。在電子信息領域,海信以鏈主身份構建的創新生態極具示范意義。其最新研發的RGB-miniLED電視,通過上萬個芯片的精密控制實現三維控色,背后是聯合芯瑞達等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的協同攻關,是歷時10年打磨畫質芯片的持續投入。當全球首款116吋產品在CES展拿下國際大獎時,不僅意味著中國企業重新定義了顯示技術高地,更展現了產業鏈“抱團創新”的強大韌性。這種力量推動山東電子信息制造業2024年增加值同比增長17%,高于全國5.2個百分點,海信系電視14%的全球市場份額、浪潮AI服務器全球第一的占有率,共同構筑起膠東半島電子信息產業高地。
從超白玻璃到深海空天裝備,再到顯示芯片……山東產業鏈的乘數效應已然顯現。這種效應源于“鏈長+鏈主”的雙輪驅動,省委書記親自擔任鏈長的頂層設計,與金晶、海信、青島雙瑞等鏈主企業的引領帶動相得益彰;這種效應來自“創新+產業”的深度融合,從省級重點研發計劃的資金支持到企業實驗室的技術攻堅,打通了從“樣品”到“商品”的轉化通道;這種效應更體現在“傳統+新興”的協同發力,既守住建材、船舶等傳統優勢的基本盤,又開拓商業航天、新型顯示等新賽道。
站在新的發展起點,山東產業鏈的故事遠未結束。當金晶科技朝著30米超白玻璃的新紀錄發起沖擊,當氨燃料船成為山東造船的新名片,當更多“山東造”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關鍵環節,這個省份正以鏈式效應激活無限可能,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。
來源:閃電新聞 轉載:山東工信
關注金晶集團公眾號!
在線應聘